活得更自在,坦然面對自己的好與不好 ft. 葉揚

假如你想走出人生低谷,或許思考的第一件事不是:「我該做什麼來過好人生」,而是「我今天如果繼續做什麼會毀了我的人生?」然後,避免去做那些讓自己往低處走的事。

這是新生代知名作家葉揚在《劉軒的How to人生學》對談中提到的一個反向思維,挺顛覆人的想法,對吧?

但仔細想想,這個思考方向或許能讓我們把事情變得比較簡單清晰、有利行動。比方說,你想好好經營一個副業,假如你想著:「我該怎麼做才有助於我發展副業」,這時候你的思緒或許會飄得老遠,想著「是不是該考個證照來凸顯自己的專業?」、「為了行銷自己是不是該每天想新梗po文、經營社群?」⋯⋯想著想著你開始卻步了。

不過,換個方向想:「我怎麼做會毀了發展副業的志向?」或許其中一個答案是:「每天下班滑手機什麼也不做」,那你就先避開這件事,把滑手機的時間撥出來。

假如下個答案是:「猶豫不決、什麼都沒開始」,那你的下一步或許就是和身邊潛力客戶聊聊,或者先從每天為個人品牌po一篇社群貼文開始。無論如何,翻轉一下原本讓自己卡住的思考,換個方向行動吧!

誠實面對自己,活得更自在

「思考靈活」、「充滿故事」、「幽默」大概是很多人讀葉揚的文字會感受到的,除此之外,我還深深感受到她非常誠實面對自己,無論是面對生命的好與不好。

有一次閱讀到她的Facebook貼文,裡面寫到有一次她受邀給一群單親媽媽演講,當時她苦思了很久到底該如何說些什麼?畢竟,這些單親媽媽的經歷是她從沒走過的。最後,她得到一個結論:「不要高談闊論」。所以在講座的時候她真誠地去分享,而當時現場也因此出現動人的小故事。

她也坦言自己過去犯過很多錯,得走過很多彎路才學會一些道理。

比如在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,她以為生產是最難的一關,所以鉅細靡遺地做了很多生產的功課,卻完全忽略怎麼照顧小嬰兒的知識。所以她分享當時在月子中心的第一個晚上,她說:「真的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愚蠢的媽媽」。不過,「球來就打」,所以她也不氣餒、退縮,而現在的她是很多人眼中最有趣、有獨特人生哲學的媽媽。

「人生活著,痛苦是很常見的。如果你只想要避免痛苦,那你就會過著一個可預測的人生,但不會很有意思。」所以她鼓勵大家、也包括未來長大成人的羅比: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、不要頂著別人的標準,別人有眼睛、耳朵,你也有眼睛、耳朵。用自己的五感去經驗這個世界、建立自己的思想。「相信你自己的感受,那是最直接的!」

不用永遠待在陽光下,快不行的時候,找個地方躲起來吧!

我們都會有害怕、疲累的時候,但有時可能因著身份、他人目光、自我批判的原因,而要求自己要撐著不能停下腳步、或者不能顯露出害怕。但葉揚說:「有時候能躲起來是好事」,她也特別聊到自己也曾因為工作、身為家長、生活壓力⋯⋯等等,在被壓得喘不過氣的情況下離家出走過(當然,她有讓家人知道自己去哪裡)。「無論你做什麼,都比你真的去傷害自己好吧?」她說。

前幾年流行過這樣的一句話:「逃避雖可恥但有用」。其實逃避根本也不可恥,而且還真的很有用,只要我們有意識地知道:「我只是暫時找個地方喘口氣、整理自己」。整理好之後,我們又能好好面對生活了,有時真沒必要把自己往死裡逼。

讓自己開心,孩子未來才懂如何過得快樂

父母的角色對孩子來說很重要,但不代表父母永遠需要犧牲自己、咬牙撐在那。假如我們習慣把孩子擺在第一位,但卻忘了讓自己快樂,我們就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道理:「孩子是看著我們長大的,我們是他們未來過活的範本」。

所以,有時候身為父母的你我,也該讓自己樂一樂,這樣孩子才懂得如何在未來的人生裡過得快樂。

最後,葉揚分享了一小段籃球紀錄片的話,很有意義,也分享給正在閱讀的你:

「要長期當一個運動員,你必須要能分辨什麼是痛苦(Pain),什麼是受傷(Hurt)。」

「痛苦是常常有的,要當運動員,就不能因為怕痛就放棄,不過如果你受傷了,那一刻要知道立刻停下來,你停下來,是因為你必須懂得保護自己。」

作者

劉軒 / 知名作家、全方位創作家、DJ

現在身分為「軒言文創發行人」,畢業於哈佛大學心理系,過去曾擔任許多公司的品牌顧問及各大活動主持人、DJ,有著專業的心理學背景,也有豐富跨領域的人生經歷。出版過許多暢銷書籍,寫作功力深厚,風格知性又不失幽默,文字舒服明瞭,擅長用清晰的口吻和簡單的文字傳達心理學的精神。致力推廣積極心理學的運用,希望幫助每個人成為有效的溝通者。

你的購物車
  • No products in the cart.
0